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

经事文化 2023-01-06 11:45 新闻动态
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或电子博物馆展示具有观赏价值的遗产和作品,并整合所有文化资源供人们下载和浏览。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为例,在电子博物馆中展示丰富的玉器石器、骨器、牛角器、齿器、陶器、动物遗存、植物遗存等艺术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在网上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对每件文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标注,让收藏者更方便地了解藏品的价值和内容。公众还可以通过电子博物馆了解和获取研究课题的第一手资料,或直观地欣赏或品味博物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展览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社会化。特别是随着网上博物馆的兴起,博物馆展览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仅提高了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学习。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多媒体技术博物馆的潜在受众,从而使博物馆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另外,随着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发展,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2.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应用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可以保存博物馆展品:根据目前的技术,保护博物馆展品的方法只有摄影、采访、录音等。展品是静态的物体,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能单纯从文物的外表感受。通过多媒体技术,展品深厚的文化背景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出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件文物的价值。如果制作成漫画,不仅增添趣味性,还便于人们理解,充分激发人们对文物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博物馆展品复活:多媒体技术中有一种虚拟信息的功能,可以彻底改造枯燥的文物,使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这种虚拟技术,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场景,也可以通过这种技术让消失的文物复活。这种展览不是博物馆不重视展品,而是将文物以更省时省力的方式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是对文物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多媒体技术可以传承博物馆展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节日、习俗等方式传承下来的,这些文化是无形的,没有任何载体。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博物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记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和网络管理,使之全球共享,达到传承文物的目的。
3.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策略。
3.1展示模式的新思路
传统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设计和形式很少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传播加速的背景下,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虚拟技术模拟真实场景。参观者可以足不出户,观看数字博物馆的展览或活动,通过音视频等创新设计,有效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博物馆展览来说,除了满足观众对知识和信息的要求,还需要体现互动性,给观众享受的机会,鼓励观众积极参与,让观众亲身体验。参与和互动是观众为博物馆提供的最个性化的服务。因此,需要为观众安排一系列的参与和互动设计,并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活泼、参与式的学习环境。博物馆可以使用手持互动设备(PDA技术)引导游客,鼓励他们主动触摸、观察、操作和体验乐趣。触摸屏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观众自己的触摸来选择喜欢的栏目,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取不同层次的信息。
 
3.2交互式显示
在展览形式上,博物馆可以采用互动展示的方式,力求举办一个普通人也能看懂的展览,避免过多的学术氛围。同时,博物馆还应注重提高展览手段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优秀的展览效果,借助高科技手段丰富生动地展示文物,为展厅增添多媒体元素。比如为了更好地展示生物地貌,可以利用图像、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数据库,全面讲解动植物的形象、地质分类和演化过程,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根据展览内容制作各种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和互动游戏,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方式与展品进行互动。这种方式既让观众感到亲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对知识的获取更直接、更方便。在体验自然、人文、传统技能、科学、传统生活状态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据有关专家统计,这种展览模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也成为博物馆人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博物馆有必要在馆内搭建网络展览平台,将馆内精品展览搬到电脑上,将基本展览与临时展览相结合,将固定展览与流动展览相结合,将独立展览与联合展览相结合,实现展览的多样性,让观众在休息时间也能享受娱乐,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整个博物馆应建立一系列独特的展厅,形成互动的展示模式。
3.3在线博物馆教育
为了保护古籍,博物馆里的阅览室一般不对公众开放,这带来了很多麻烦和不便。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博物馆教育,建立网上图书阅览室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在网上博物馆提供电子教材,方便观众通过在线阅读或下载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并与公众互动,从而促进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观众与过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不同。机械枯燥的知识传授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他们更喜欢从情节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为此,展览应还原和重建展品的使用环境和背景,运用三维实体造景、虚拟影像或现场复原等手段,将文字记录形象化,还原人类的历史和自然风貌,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另外,博物馆要有亲和力,让人们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能很容易地融入其中,获得亲身体验。将展品及其知识信息融入剧情和故事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展品内容,实现展览与观众之间信息、内容、趣味、娱乐的沟通,让观众在娱乐中获取知识。
3.4加快信息化建设,及时维护和更新网站信息。
信息已成为21世纪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近年来,许多博物馆网站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博物馆展示信息的重要方式。但一方面,国内没有权威的展会信息库,大部分网站更新不及时。另一方面,新会展中心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大部分设施还比较落后。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博物馆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调整市场信息收集计划,借助网络及时维护客户关系,建立准确的展览数据库,为展览研发提供有益的指导。此外,博物馆要及时维护和更新网站信息,努力建设智能化博物馆,方便文物展示。
同时,管理好内部,尤其是藏品安全尤为重要。对于不宜对外展览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可将文化背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成像、动画等方式展示给观众,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又有效保护了藏品。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博物馆的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创新服务内容、改变服务方式的同时,既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又提高了博物馆的安全管理,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4.结论。
21世纪,多媒体已成为主要的传播手段,也是博物馆展示文物的重要手段。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文物,将以前二维的文物转化为三维的空间享受,从而引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博物馆作为一个免费的教育平台,可以充分享受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对新闻制作的优势价值
下一篇:珍贵馆藏资源与数字展陈技术的结合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8111620401